2021年, 第34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1-10-22
  

  • 全选
    |
  • 陈孝平
    腹部外科. 2021, 34(5): 329-3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1.05.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述评
  • 付逸博, 邱江东, 张太平
    腹部外科. 2021, 34(5): 331-3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1.05.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手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微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发展,目前其已成为国内大型胰腺中心普遍开展的术式。凭借其微创优势,微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缩短住院时间、加速病人术后康复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术者的学习曲线、恶性肿瘤的根治效果及远期预后仍然存在一定争议。该文总结了微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其当前发展的局限与困境,以促进我国微创胰腺手术的发展,进一步提升病人预后。
  • 专家笔谈
  • 王鹏飞, 李幼生
    腹部外科. 2021, 34(5): 336-339,3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1.05.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常伴随营养状况的紊乱、肠内营养的不耐受以及肠衰竭。肠衰竭和肠源性感染常被认为是SAP死亡的起始环节,因此肠衰竭的防治及营养治疗是SAP管理的重要部分。"肠苏醒"理论基于早期肠内营养可以保护肠屏障功能提出,而进食不会刺激SAP的胰腺外分泌增加,此进一步证实了SAP中使用胃喂养的合理性。此文旨在讨论肠衰竭在SAP发病中的病理生理作用、肠衰竭的处理以及营养治疗的最新进展和策略。
  • 毛益申, 傅德良
    腹部外科. 2021, 34(5): 340-3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1.05.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胰头癌的围手术期治疗,包括病人的术前新辅助治疗、胰腺癌手术和术后的综合治疗,其对病人的预后影响至关重要。由于胰腺癌特殊的肿瘤生物学特性,胰腺外科技术的进步,并没有显著改善胰头癌病人的远期生存,由此促使胰腺癌的治疗策略从单纯的"手术为先"模式向以肿瘤学为主导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转变,依据胰头癌病人的肿瘤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结合个人体能状况,制订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以提高胰头癌病人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和治疗水平,延长病人生存时间。
  • 杨智勇
    腹部外科. 2021, 34(5): 347-3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1.05.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在国内开展日趋成熟,已逐渐从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扩展到其他各级医院。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希望掌握LPD技术。虽然LPD的安全性已经被诸多研究肯定,但对处于学习期的术者来说,LPD依然是一个高风险的手术。术者需要艰难地渡过学习期,才能保证手术的安全性。该文围绕如何保证学习期手术安全性问题谈了作者的几点体会。
  • 论著
  • 杨栋梁, 王文越, 陈晨, 陈芬, 姚丹华, 周致圆, 王鹏飞, 李幼生
    腹部外科. 2021, 34(5): 351-3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1.05.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及腹腔感染所致的腹腔开放(open abdomen,OA)病人中的应用和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重症监护室所收治的因重症急性胰腺炎和腹腔感染行OA治疗的病人25例。回顾病人病程中的营养支持方式并将病人分为单纯肠内营养组(enteral nutrition,EN,8例)及EN联合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EN+TPN,17例),比较两组病人一般临床资料、热卡达标率、胃肠道功能障碍及临床预后的差异。结果 两组病人年龄、性别、原发病、合并症、疾病危重度、静息能量消耗、感染指标、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热卡达标率比较,EN组早期热卡达标率显著低于EN+TPN组(营养支持第5、7、11天比较,均P<0.05),平均达标时间显著长于EN+TPN组(P=0.005)。胃肠道功能障碍比较中,EN+TPN组消化道麻痹发生率显著高于EN组(37.5%比82.4%,P=0.024)。临床预后比较,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住院总费用显著低于EN+TPN组(P=0.045)。结论 OA病人给予单纯EN的营养支持方式是安全可行的,虽然额外添加TPN能早期达到热卡目标,但并未能让病人获益。
  • 马义, 黎琪, 伏旭, 仇毓东, 唐敏
    腹部外科. 2021, 34(5): 356-359,3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1.05.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intraductal tubulopapillary neoplasm,ITPN)病人的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旨在增强对该病的认识,提高对其综合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21年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5例经病理证实的ITPN病人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资料。结果 5例病人中1例病灶弥漫分布于整个胰腺,其余4例均为局灶性病变,肿瘤以实性成分为主,边界清晰,累及主胰管,增强后轻度不均匀强化,镜下肿瘤以密集的管状腺体为主,甚至仅有小管结构,少许病例乳头可见,很少有明显的黏液分泌。免疫组织化学显示黏蛋白MUC2和MUC5AC大部分为阴性表达。结论 ITPN是一种罕见的胰腺肿瘤,需联合影像学、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 邹晓明, 石雪英
    腹部外科. 2021, 34(5): 360-3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1.05.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微创技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32例SAP病人并行经皮肾镜胰周坏死组织清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SAP病人均接受经皮肾镜胰周坏死组织清除术,其中28例病人行1次经皮肾镜手术,3例行2次,1例行3次。术后住院时间为(27.3±22.3) d(2~106 d);术后出血1例,经介入治疗止血;2例出现胰腺假性囊肿。死亡2例,均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经皮肾镜胰周坏死组织清除术创伤小,疗效好,是治疗SAP的一种有效方法。
  • 苏洋, 丁佑铭, 陈辰, 熊豪, 吴英珂, 周瑜
    腹部外科. 2021, 34(5): 364-367,3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1.05.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术前控制营养状态(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在评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短期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86例胰头或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将所有病人分为高CONUT评分组(CONUT评分≥ 4分,26例)和低CONUT评分组(CONUT评分<4分,60例),分析CONUT评分与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短期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低CONUT评分组病人比较,高CONUT评分组病人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Clavien-DindoⅢ级及以上)的概率显著增加(30.7%比10.0%,P=0.017),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延长(Z=6.682,P=0.01),住院期间死亡率显著增加(11.5%比1.6%,P=0.046)。结论 术前CONUT评分是评估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短期预后的有效指标,术前高CONUT评分往往提示病人术后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人住院时间更长及住院期间死亡率更高。
  • 党军强, 陈媛, 杨拴元, 张志强, 龚新利, 任彦顺
    腹部外科. 2021, 34(5): 368-3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1.05.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感染性胰腺坏死(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的治疗效果,评估存活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铜川市人民医院肝胆胰脾外科2015年7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3例行有创治疗的IPN病人临床资料,对比分析IPN开腹坏死组织清除术(开腹手术组,33例)与先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后再行微创入路腹膜后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的升阶梯治疗(升阶治疗组,30例)效果和生存质量。结果 两组在人口统计学数据、胰腺炎的病因和疾病严重程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全组病人死亡率为12.7%(8/63),其中开腹手术组7例,升阶治疗组1例。病人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9±6.3) d比(25.6±8.7) d,P=0.02)],55例存活病人长期随访,随访时间为(23±9)个月。其中,切口疝(61.5%比24.1%,P=0.01),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46.2%比17.2%,P=0.04),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73.1%比37.9%,P=0.01),脂肪泻(69.2%比27.6%,P<0.05),这些指标升阶治疗组的病人发生率比开腹手术组低。而住院费用、慢性胰腺炎的发生率、腹痛、腹泻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生活质量评分,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于IPN病人,升阶治疗的疗效优于开腹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并且不增加二次手术风险。
  • 慕晓龙, 屈振繁
    腹部外科. 2021, 34(5): 373-376,3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1.05.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在治疗儿童胰体尾良性、交界性肿瘤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3例儿童胰体尾肿瘤患儿(年龄分别为10岁、9岁、12岁)行完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儿均在全腹腔镜下完成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1例采用Warshaw法,2例采用Kimura法,手术时间分别为210 min、180 min、210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0 mL、50 mL、5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1 d,3例患儿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术后均无再次手术,无腹腔出血、消化道出血、胃瘫等并发症发生,其中1例术后并发A级胰瘘,经积极保守治疗后治愈。术后随访31~40个月,效果良好,无肿瘤复发,均未出现糖尿病和慢性腹泻等并发症。结论 对于儿童胰体尾良性、交界性肿瘤,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肿瘤切除术是相对安全、有效、可行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保留脾脏可使患儿更多获益,值得在儿童病人中选择应用。
  • 周斌, 陈国君, 朱凤, 余翀, 刘腾俊, 尚丹
    腹部外科. 2021, 34(5): 377-3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1.05.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髂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早期腔内治疗的干预时机。方法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56例,依据血栓发病时间是否超过6个月分为早期干预组(≤ 6个月,20例)和对照组(>6个月,36例),所有病人均采用腔内治疗的方式,观察病人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 早期干预组与对照组病人治疗技术成功率均为100%,均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两组病人随访1年后,Villalta评分[(8.01±1.01)分比(7.97±1.30)分]下降情况以及通畅率(90.0%比94.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髂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早期进行腔内治疗干预并不增加病人风险,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吴文良, 黄洋, 邵永胜, 黄浩梁, 卢昕, 孟庆彬, 刘先桂
    腹部外科. 2021, 34(5): 381-384,3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1.05.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经阴道取标本的完全腹腔镜远段胃D2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及操作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2019年11月至2019年12月完成的胃下部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和手术过程。结果 2例病人均顺利完成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D2切除、消化道重建及经阴道取标本,术后无近期并发症,随访期内均无远期并发症,无瘤生存,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如具有丰富的常规腹腔镜手术经验,术中能够确保严格遵守无菌术与无瘤术的技术要求,并能够熟练完成全腹腔镜下消化道重建,严格把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开展经阴道取标本的完全腹腔镜远端胃D2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创伤更小、美学效果更好。
  • 申俊杰, 李爱萍, 申铭, 马国瑞
    腹部外科. 2021, 34(5): 385-3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1.05.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百里醌(TQ)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肝脏IRI模型,肝脏缺血再灌注前,实验大鼠进行百里醌给药预处理。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检测肝脏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酶活性;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脏组织凋亡相关蛋白。实验设3组:假手术组(Sham组,n=10)、缺血再灌注组(IRI组,n=10)、百里醌预处理+肝缺血再灌注组(TQ+IRI组,各亚组n=10)。结果 与Sham组比较,IRI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显著增高,TQ+IRI组ALT、AST较IRI组明显降低(P<0.05)。IRI组与Sham组比较,大鼠肝脏组织中GPX、GSH、SOD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而MDA含量显著增高(P<0.05);TQ+IRI组与IRI组比较,GPX、GSH、SOD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MDA含量下降(P<0.05)。百里醌预处理能下调肝脏IRI的Bax、裂解的胱天蛋白酶(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表达,阻断肝细胞凋亡。结论 百里醌可能通过调控肝细胞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进而在肝脏IRI中发挥肝脏保护作用。
  • 综述
  • 张志鸿, 戈佳云
    腹部外科. 2021, 34(5): 391-3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1.05.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壶腹周围良、恶性肿瘤首选手术方式,但是该术式技术难度高,在过去十余年中,为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进行过许多探索,在一些大容量中心该手术死亡率已降至5%以下,但是术后胰瘘的发生率仍然在10%以上。术后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大部分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甚至会导致严重腹腔感染、脓毒症和大出血等致命性并发症。已有许多研究证明胰腺组织软硬程度是术后胰瘘的独立预测因素,而术前影像学检查是评价这一因素的较好手段。此文对目前术前影像学评估胰腺软硬程度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蔡正华, 杨翼飞, 包善华, 凡银银, 仇毓东, 李刚
    腹部外科. 2021, 34(5): 396-3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1.05.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胰腺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增长趋势,手术仍是治疗的首选方案。胰腺良性疾病病人预后较好,而继发于胰腺术后的糖尿病不同程度地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目前尚未有针对胰源性糖尿病统一的诊治规范。此文作者通过对文献复习并结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既往研究结果对胰源性糖尿病的定义、发病机制、发病率、诊断、治疗做一综述,以期为胰腺术后胰源性糖尿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 汪斌, 陈晓燕, 陈辰, 赵凯亮, 齐浩龙, 张爱民, 丁佑铭, 王卫星
    腹部外科. 2021, 34(5): 400-4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1.05.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胆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的腹腔感染性疾病,常合并多种病原菌感染,如不及时有效控制,可继发化脓性胆管炎、脓毒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危及病人生命。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在胆道感染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就胆道感染的诊断标准及严重程度评估,胆道感染细菌谱及药物敏感性监测,病原学诊断,抗菌药物的给药时机、用药时长及给药方式,抗菌药物的胆汁排泄特点等临床应用的焦点问题进行了综述。
  • 史文广, 崔云甫
    腹部外科. 2021, 34(5): 405-4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1.05.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肝门部胆管癌是一种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手术是目前被证明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术后肝衰竭是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也是制约病人生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探究术后肝衰竭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是胆道外科的热点问题。作者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多个方面对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后出现肝衰竭进行了综述。
  • 短篇论著
  • 王宏波, 张军, 胡水清, 鲁爱侠
    腹部外科. 2021, 34(5): 410-411,4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1.05.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肠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是一种发病机制不清楚、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比较罕见的肠道恶性肿瘤,2020年2月青岛市即墨区人民医院收治1例,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确诊为结肠MFH,术后3个月病人肿瘤复发死亡。结合该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文献复习,提示结肠MFH侵袭性高,预后差,病人生存期短,术后易复发或转移,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 王鹏, 陈二林
    腹部外科. 2021, 34(5): 412-4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21.05.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3月4日收治1例老年右侧嵌顿性Amyand's疝合并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病人,病人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病人术前行腹、盆腔CT检查,误诊为小肠嵌顿,术前评估肺功能较差并选择硬膜外麻醉经右侧腹股沟切口行阑尾切除术+Bassini疝修补术,术中证实为腹股沟区包块系积脓及Amyand's疝伴阑尾嵌顿、化脓,手术时间为100 min,术后恢复顺利,未出现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为6 d,术后随访至今未见疝复发。对于肺功能较差的老年嵌顿性Amyand's疝病人,在硬膜外麻醉下经腹股沟切口行阑尾切除术及Bassini疝修补术是相对安全、疗效确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