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根治性手术仍是其获得治愈的主要手段。但由于临床实践中胰头癌的实际R0切除率不高,术后局部复发率较高,预后不佳,因此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胰腺全系膜切除理念,并进行了一系列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虽然就全系膜的定义、切除范围、临床预后等伴随着各种争议与讨论,但是从现有相关研究来看,全系膜切除理念具有组织胚胎与解剖学依据,具备外科实践的可行性与围手术期安全性,可以有效提高R0切除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并改善预后。同时,转化医学、纳米科技、可视化技术、人工智能、微创外科等外科学的新兴领域与交叉学科的研究都涉及了全系膜切除理念的应用。相信随着胰头癌全系膜理念的进一步广泛研究及探索性应用,使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将得以实现,从而提供可靠的临床评价证据,并可能最终达成胰头癌全系膜切除的定义、切除范围、应用指征的共识,成为胰头癌外科治疗中一项新的、有意义的技术理念。
肝门部胆管癌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诊断时多为中晚期且常合并严重的梗阻性黄疸。术前减黄(preoperative biliary drainage, PBD)理论上可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根治性切除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目前常用术前减黄方法包括经皮经肝选择性胆管引流、内镜下胆道支架引流术(endoscopic biliary stenting, EBS)、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 ENBD)3种。但因PBD可能增加胆管炎、胰腺炎等并发症,延长术前住院时间,且不能明确改善病人预后,关于肝门胆管癌是否应行PBD争议不断。
目的 探讨淋巴结阳性比对肝门部胆管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在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的47例病人淋巴结情况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47例病人总共获取淋巴结539枚,中位数淋巴结数量11枚(4~24枚)。扩大淋巴结清扫较区域淋巴结清扫可获得更多淋巴结[(16.83±7.06)枚比(10.68±5.32)枚,P=0.015]。淋巴结阳性比(positive lymph node ratio,LNR) < 0.38和≥0.38者的1年无复发生存率(recurrence-free survival, RFS)分别为58.0%和0,前者具有更好的RFS(P=0.005)。但多因素分析显示LNR并非R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淋巴结阳性比与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复发相关,但其用于评估预后的依据不足。
目的 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外二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单一手术团队所完成的34例机器人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机器人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术后病理提示Bismuth分型Ⅰ型13例,Ⅲa型3例,Ⅲb型9例,Ⅳ型9例。手术时间为(329.47±93.55) min(160~500 min),术中出血量为50~2 000 ml(中位数为125 ml),输血率为11.76%(4/34),无中转开腹,术后住院时间为4~53 d(中位数为9.5 d),R0切除率为61.76%(21/34),Clavien-Dindo Ⅲ级以上并发症4例(11.76%),其中腹腔出血、胆瘘、肝脓肿和腹部感染各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二次手术。术后33例(97.05%)病人接受了3~36个月的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9例病人因肿瘤复发或转移死亡。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在技术上可行且安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机器人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导管腺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胰腺外科2012年6月至2017年12月间行机器人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20例胰头导管腺癌病人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 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7.5%(33/120),其中Clavien-Dindo≥Ⅲ级的并发症为5.0%(6/120)。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术后90 d死亡率为0.8%(1/120)。临床相关胰瘘发生率为6.7%(8/120)。中位无病生存期为14个月(11~22个月),1年无病生存率为53.9%,3年无病生存率为16.3%。中位总体生存期为27个月(19~35个月),1年总体生存率为78.1%,3年总体生存率为24.9%。结论 机器人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导管腺癌是安全有效的。
目的 系统评价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中使用单向倒刺线与传统缝线的术后效果。方法 系统检索2019年1月1日之前有关比较单向倒刺线与传统缝线在胆总管一期缝合中应用的试验以及观察性研究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研究文献10篇,包含848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中应用单向倒刺线较传统缝线可明显缩短胆管缝合时间(I2 =98%,P < 0.05)、手术时间(I2=93%,P < 0.05)和住院时间(I2=91%,P < 0.05);降低术后胆瘘并发症的发生率(I2=0,P < 0.05);但术中出血量(I2=82%)和住院费用(I2=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中使用单向倒刺线较传统缝线明显减少操作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效果较好。
目的 探讨胆胰分离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7月外科处理的1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病例的临床资料,术前诊断均为术后胰瘘(C级)。结果 1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病例均经手术证实为胰肠吻合口瘘(C级),所有病例均拆除原胰肠吻合口,关闭胰肠吻合空肠残端,其中14例胰管内支架管置入,并绞锁缝合胰腺断端,12例行经空肠胰管外引流,2例行直接胰管外引流;1例行残留胰腺切除术;所有病例术后均给予持续腹腔冲洗低负压引流;手术时间205~450 min,平均290 min;术中出血500~7 500 ml,平均2 200 ml;住院时间为21~67 d,平均33 d;14例治愈出院,1例术后再次腹腔出血死亡。结论 胆胰分离术能有效地解决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及其并发的腹腔出血、感染,可应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C级)的外科处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保留与不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腺良性或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肝胆胰中心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实施的40例胰体尾良性或交界性肿瘤行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不保留脾脏者设为腹腔镜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lap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 with splenectomy, LDPS)组,17例保留脾脏者设为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laproscopic spleen-preserving distal pancreatectomy, LSPDP)组。观察指标包括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随访情况。结果 40例病人均成功实施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两组病人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LDPS组和LSPDP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11±50) min和(217±68)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54±194) ml和(231±205) 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术后两组病人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3.0±0.8) d和(2.8±1.0) 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1.3±4.9) d和(11.1±5.1) 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LDPS组1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胰瘘9例,LSPDP组1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胰瘘8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实验室检查,LDPS组白细胞计数、术后1 d C反应蛋白及术后7 d血小板计数均高于LSPDP组(均P < 0.05)。术后随访18个月,LSPDP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高于LD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两组在新发糖尿病、肿瘤复发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治疗胰体尾良性及交界性肿瘤时,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也有利于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建议有条件的单位稳步实施。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为降低术后胰瘘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RevMan 5.2对1997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国内外发表的关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分析的13篇临床研究论著进行Meta分析。结果 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疾病良恶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幽门是否保留、胰肠吻合方式、胰管内是否放置支撑管以及术后是否使用生长抑素在术后胰瘘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分别为:术前总胆红素≥171 μmol/L[OR=0.76;95%CI:(0.59,0.98);P < 0.05];术前白蛋白 < 35 g/L[OR=1.69;95%CI:(1.02,2.81);P < 0.05];胰腺质地柔软[OR=0.34;95%CI:(0.23,0.50);P < 0.05];胰管直径 < 3 mm[OR=2.73;95%CI:(1.92,3.89);P < 0.05]。结论 术前高胆红素、术前低蛋白血症、胰腺质地柔软以及胰管细小会使术后胰瘘发生率升高,而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疾病良恶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幽门是否保留、胰肠吻合方式、胰管内是否放置支撑管以及术后是否使用生长抑素均未使胰瘘发生率产生显著性变化。但是,胰肠吻合方式采用捆绑式还是套入式、胰管内是否放置支撑管以及术后是否使用生长抑素目前仍有争议,需更进一步的探讨。
目的 观察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手术切除率、预后及手术风险的影响。方法 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进展期胃癌病人113例,按是否接受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分为NAC组(44例)和未接受新辅助化疗(NNAC)组(69例)。两组术前均行胸腹部CT检查,以临床TNM(cTNM)分期法行术前分期,术后标本病理TNM(pTNM)分期。统计两组手术切除率;记录两组病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组织水肿程度、是否有粘连、局部组织是否坏死、组织脆性是否增高、术后出血及术后吻合口瘘情况。术后定期随访,除死亡随访终止外,随访期5年。结果 NNAC组术前cTNM分期和术后pTNM分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NAC组术后pTNM分期与术前cTNM分期相比,T1、T2和T3例数明显增多(P < 0.05), T4例数明显减少(P < 0.05);N0例数明显增多(P < 0.05),N3例数明显减少(P < 0.05);有15例病人由Ⅲ期转入Ⅱ期,有3例病人由Ⅱ期转入Ⅰ期。NNAC组病人术后临床分期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NAC组新辅助化疗2周期后,其中完全缓解(CR)6.82%(3例),部分缓解(PR)75.00%(33例),疾病稳定(SD)13.64%(6例),疾病进展(PD)4.55%(2例),有效率为81.82%(36/44)。NAC组R0切除率明显高于NNAC组(P < 0.05)。NAC组病人术中出血量以及局部粘连、局部组织坏死、组织脆性增高的发生率高于NNAC组(P < 0.05);两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出血、术后出现瘘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NAC 组病人术后1年复发率,2、5年生存率以及5年无瘤生存率均优于NNAC组。 结论 XELOX方案NAC对进展期胃癌可达到肿瘤降期、提高R0切除率以及远期生存率的效果。同时可能因化疗后组织粘连坏死和脆性增加而导致术中出血量增多,但术后出血和瘘的风险并未明显增加。
目的 探讨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头侧-中央联合入路方式"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普外科收治的40例左半结肠癌病人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采用"头侧-中央联合入路方式"(HCCW组),另20例采用"传统中央入路方式"(TCW组)。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HCCW组和TCW组病人清扫的淋巴结数目分别为(17.95±5.15)个和(15.05±3.6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HCCW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TCW组(P < 0.05);HCCW组和TCW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比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头侧-中央联合入路方式"治疗左半结肠癌,安全可行,且手术方式更容易进入解剖层面,减少手术时间及创伤。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方法 检索PubMed、万方数据、中国知网3个数据库近10年(2009 - 2018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腹腔镜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危险因素的文献,摘录其中数据,并用R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5篇文献,8篇外文,17篇中文,研究对象共10 545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者559例,发生率为5.30%。计数资料采用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CI)进行评估。男性直肠癌病人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概率高于女性病人,合并OR值为2.22[95% CI:(1.82,2.72),P < 0.000 1];年龄 > 60岁病人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概率高于 < 60岁病人,合并OR值为1.97[95%CI:(1.46,2.67),P < 0.000 1];术前血清白蛋白(albumin, ALB) < 35 g/L病人,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概率高于ALB > 35 g/L病人,合并OR值为2.56[95%CI:(1.70,3.84),P < 0.000 1];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 25 kg/m2病人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概率高于BMI < 25 kg/m2病人,合并OR值为1.88[95%CI:(1.21,2.91),P=0.004 9];术前行放化疗的病人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概率高于未行放化疗病人,合并OR值为1.86[95%CI:(1.37,2.52),P < 0.000 1];肿瘤下缘距肛门缘的距离 < 7 cm的病人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概率高于该距离 > 7 cm病人,合并OR值为2.45 [95%CI:(1.22,4.93),P=0.011 9];术前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 < 110 g/L的病人术后发生吻合口瘘风险高于Hb > 110 g/L病人,合并OR值为1.83[95%CI:(1.14,2.95),P=0.012 8],但敏感性分析提示结果不稳定;术前合并糖尿病的直肠癌病人术后发生吻合口瘘风险高于无糖尿病病人,合并OR值为1.82[95%CI:(1.31,2.53),P=0.000 4];肿瘤TNM分期T3+T4期的病人术后发生吻合口瘘风险高于T1+T2期病人,合并OR值为1.32[95%CI:(1.07,1.63),P=0.009 6]。结论 除Hb外,以上8项均是腹腔镜下直肠癌病人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高危因素,术前Hb水平对吻合口瘘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围手术期影响因素与术后继发谵妄的关联性。方法 纳入武汉市第六医院于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腹腔镜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登记所纳入病人的一般情况,并记载病人各种围手术期间影响因素。以病人是否于术后3 d内继发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D)为因变量,以病人腹腔镜围手术期多项潜在影响因素为自变量,通过组间比较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腹腔镜手术病人继发P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经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803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病人,其中63例病人于腹腔镜术后3 d内继发PD,剩余740例病人于术后3 d内意识状态正常。两组病人的手术类型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资料具有可比性。不同意识组病人组间资料比较显示:年龄构成、合并脑梗死、手术分级、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术中气腹角度、手术耗时、麻醉诱导中低血氧饱和度(SpO2)、气腹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2)、苏醒期躁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术后6 h内)、Ramsay评分(术后1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构成、合并脑梗死、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术中气腹角度、麻醉诱导中低SpO2、NSE(术后6 h内)进入回归模型(P < 0.05),其中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为独立保护因素;年龄构成、合并脑梗死、术中气腹角度、麻醉诱导中低SpO2、术后6 h内NSE含量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已明确具影响因素的病人,临床医生应予以充分重视,及时进行相关筛查,从而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有效避免PD的发生。
目的 探讨多模式全程化健康教育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中的作用。方法 将2019年1-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脏外科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病人138例,按照病区分组,对照组71例接受口头宣教,责任护士口头讲解入院宣教、预康复知识、禁食水时间、术前适应性训练、术后康复锻炼等健康教育内容;干预组67例采取多模式全程化健康教育,从入院开始每天观看科室录制的分阶段宣教视频、关注科室微信公众号并接受定期推送的健康教育知识、每周二和周五组织参加病人健康教育讲座、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发放科室制作的健康教育单等,护士督促病人根据康复训练目标执行康复训练。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病人的术后恢复速度更快,其中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提前0.83 d、首次进食时间提前9.22 h、术后拔除胃管时间提前1.89 h、术后拔除尿管时间提前10.96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多模式全程化健康教育应用于肝脏外科手术病人,能够有效地促进病人的快速康复。
微小RNA(microRNA)是一类长度为20个核苷酸左右的非编码小RNA,主要通过与mRNA的3'非编码区相互作用,形成RNA诱导的沉默复合物,从而在转录后水平上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随着microRNA研究技术的发展以及对肝癌中microRNA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microRNA被发现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异常。这些上调或者下调的microRNA在肝癌中的作用多种多样,通过不同的蛋白、不同的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迁移以及血管形成等产生重要作用。该文将microRNA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目的 探讨先天性凝血因子Ⅶ缺乏合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腹主动脉旁副神经节瘤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此病的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先天性凝血因子Ⅶ缺乏合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腹主动脉旁副神经节瘤病人的围手术期管理很关键,甚至比手术本身更重要,需予以足够时长的扩容,并予以适当的凝血因子替代治疗,且避免氧化性药物的使用。此例病人围术期管理良好,术后效果极佳。结论 此类疾病罕见,手术为首选的治疗方式,需要完善全面的围术期准备,才能降低风险,成功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