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第3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9-06-22
  

  • 全选
    |
    专题论坛
  • 卞景愿, 陈文辉, 庄景燊, 庄子康, 关炳生, 杨华, 杨景哥, 董志勇, 王存川
    腹部外科. 2019, 32(3): 153-1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内地的腹腔镜肥胖与代谢病外科起始于2000年,经过19年的发展,年手术量从最初几例发展到2018年的1万余例,呈快速发展趋势。此文以2008-2018年中国内地腹腔镜肥胖与代谢病外科年手术量及术式为切入点,分析其变化趋势,揭示其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中国内地肥胖与代谢病外科发展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汤海波, 朱利勇, 朱晒红
    腹部外科. 2019, 32(3): 158-162,1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肥胖的发生和发展伴随着脂肪组织的重构,这一过程直接诱发了脂肪组织的慢性炎症以及胰岛素抵抗。神经酰胺作为脂肪细胞重要的代谢中间产物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上述过程。减重手术对肥胖症、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术后脂肪组织神经酰胺的减少通过多种途径延缓甚至逆转了这种病理性的组织重构。
  • 潘定宇, 李震
    腹部外科. 2019, 32(3): 163-1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减重与代谢外科自20世纪50年代发源,至今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当代最主流的术式为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虽然《中国肥胖与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4)》对减重术式有一定规范和量化了主要参数,但实际操作做到规范是对手术安全性和手术疗效的保障。不规范和不标准的减重手术会引起系列并发症和减重效果不佳、复胖等一系列问题。
  • 论著
  • 曹李, 田靖波, 董光龙
    腹部外科. 2019, 32(3): 167-1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3.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袖状胃切除+单吻合口十二指肠回肠旁路术(single-anastomosis duodenoileal bypass with sleeve gastrectomy,SADI-S)作为首选术式在治疗超级肥胖病人中的临床价值及合理性。方法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20例超级肥胖病人,所有病人术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均超过50 kg/m2,经多学科评估及完善术前各项相关准备后,对所有病人均行3D腹腔镜下SADI-S,统计并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年内多余体重减少百分比(percentage of excess weight loss,% EWL)及糖尿病缓解率。结果 20例病人均在3D腹腔镜下完成SADI-S,未出现中转开腹病人。手术时间为(110.4±12.8) min,范围为95~210 min;术中出血量为(32.3±4.7) ml,范围为20~100 ml;术后住院时间为(8.1±1.6) d,范围为5~14 d。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 EWL分别为(21.35±8.12)%、(43.14±5.19)%、(64.50±10.39)%、(73.81±8.47)%。术后随访满1年,20例超级肥胖病人中合并2型糖尿病者17例,其中14例达到完全缓解,缓解率达82.3%。结论 SADI-S作为超级肥胖病人手术治疗的一种新术式探索,设计上兼顾了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和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二者优点,操作方式相对简便、并发症相对较少,短期效果较为显著,其远期效果、安全性及对其他肥胖合并症的诊治仍需大样本、多中心长期对照研究,并需要与目前主流减重术式做进一步对比。
  • 张雨翔, 王兵, 杨柳, 杨珵璨, 王文越, 沈佳慧, 史美龙
    腹部外科. 2019, 32(3): 172-176,1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比较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和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LRYGB)对肥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D)病人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行减重手术的104例肥胖合并NAFLD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LSG组(82例)和LRYGB组(22例),术后随访1年,评估手术并发症,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对体重、糖脂代谢指标、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情况的影响。结果 LSG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LRYGB组(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2个月两组病人的体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增加(P<0.05)。术前肝功能异常者62例,术后12个月两组病人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等肝功能指标显著降低(P<0.05),完全恢复正常52例(83.9%)。术前存在进展期肝纤维化者14例,术后12个月两组病人的NAFLD纤维化评分显著降低(P<0.05),9例(64.3%)病人已无进展期肝纤维化。术后各项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LSG与LRYGB均可有效治疗肥胖合并NAFLD,近期效果显著,且两种方法治疗效果相近。
  • 李震, 代喆, 陈凯, 袁玉峰, 刘志苏, 潘定宇
    腹部外科. 2019, 32(3): 177-1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治疗肥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病人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行LSG的60例肥胖合并NAFLD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6个月,评估术后体重、糖脂代谢、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并采用无创性肝脏瞬时弹性超声(FibroTouch)测定肝脏的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LSM)和脂肪受控衰减参数(fat 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CAP)。聚焦分析手术对胰岛素抵抗、肝脏脂肪含量和肝纤维化情况的影响。结果 术前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LSM和CAP呈显著正相关(P<0.05),无创性肝纤维化指标与LSM和CAP呈显著正相关(P<0.05),胰岛素抵抗模型与CAP呈显著正相关(P<0.05)。术后平均随访4个月(3.13~5.97个月):多余体重减少百分比为(73.2±12.6)%;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均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增加(P<0.05)。转氨酶、胰岛素抵抗模型、无创性肝纤维化指标、LSM和CAP显著降低(P<0.05)。术前51.6%的病人进展期肝纤维化(F3以上),术后降为21.4%。术前所有病人均有脂肪肝,轻、中、重度脂肪肝分别占1.7%、8.3%、90.0%,术后25.0%病人恢复正常,轻、中、重度脂肪肝占比为14.3%、25.0%、35.7%。结论 LSG可有效治疗肥胖合并NAFLD,近期效果显著。
  • 邢颖, 闫文貌, 李有国, 许峻, 钟志强, 白日星
    腹部外科. 2019, 32(3): 183-1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对肥胖及肥胖合并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于2012年7月至2017年11月接受LSG的90例单纯性肥胖病人临床资料。观察术后体质量指数、多余体重减少百分比(percentage of excess weight loss,% EWL)以及肥胖合并疾病的改善情况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LSG,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67.2±4.9) min (50~170 min),术中出血量为(21.2±1.5) ml (10~50 ml),术后住院时间为(5.1±0.3) d (5~13 d),术后腹腔积液、腹腔出血各1例,无二次手术病例。术后3、6、9、12、18、24个月时% EWL分别为63.8%、74.8%、77.4%、79.0%、79.2%、79.8%,随访3~60个月未出现不可控制的体重下降等恶性营养不良。随访期间出现胆囊结石、缺铁性贫血、胃食管反流症状。术后肥胖相关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高脂血症等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LSG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减重效果确切、安全,对肥胖相关疾病有明显的改善。
  • 赵宁, 王宇, 王清波, 汪庚, 白洁, 陶凯雄, 王国斌, 夏泽锋
    腹部外科. 2019, 32(3): 189-19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计量分析的方法探索未来减重手术的研究热点及趋势。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在1998-2017年所收录的减重手术相关的所有SCI论文,通过对引文中平均每年发表论文数量、论文页数、引用文献数、被引次数、参与减重手术研究的国家数量、发表减重手术相关论文量排名前20名的杂志期刊、累计出现数量排名前37位的关键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总共检索到19 307篇减重手术相关引文。减重手术相关论文的累计发表量从2003年开始呈现指数增长。发表论文量前2名的杂志占所有已发表论文总量的33.64%。关键词出现频率的变化揭示了该领域研究热点的变化。结论 袖状胃切除术及减重手术缓解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机制将成为减重手术未来的研究热点。
  • 唐舒亚, 陆佳妮, 宋耀军, 陈丽华, 张鹏
    腹部外科. 2019, 32(3): 194-1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3.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疼痛管理模式对减重代谢手术术后疼痛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上海市浦东医院减重外科收治的50例接受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病人为研究对象,50例病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术后常规疼痛护理,观察组(25例)给予ERAS理念下的疼痛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之间差异。结果 ERAS疼痛管理的病人手术当日、术后1 d、术后2 d与出院日的综合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人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也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此外,休斯顿疼痛情况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理念下疼痛管理能有效减缓病人疼痛程度,缩短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减少住院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
  • 临床研究
  • 周正, 黄博
    腹部外科. 2019, 32(3): 198-2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3.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影响上三分之一胃癌(upper third of gastric cancer,UTGC)病人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rate,OS)、淋巴结转移和复发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联合化疗UTGC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Kaplan-Meier分析确定了OS和单变量分析,并用对数秩检验计算了曲线间差异的显著性。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分析来确定预后的准确性。结果 UTGC病人1、3、5年的OS分别为81.0%、47.6%和38.6%;单变量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19)、肿瘤浸润深度(P<0.001)和淋巴结转移(P<0.001)是5年OS的危险因素;多变量分析确定肿瘤浸润深度(P<0.001)和淋巴结转移(P<0.001)是UTGC病人5年OS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有淋巴结转移的UTGC病人,肿瘤大小(P=0.023)、肿瘤浸润深度(P=0.002)和浆膜浸润(P=0.004)是5年OS的危险因素;多变量分析确定肿瘤大小(P=0.048)、肿瘤浸润深度(P=0.004)和浆膜浸润(P=0.031)是5年OS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有远处转移或肿瘤复发的UTGC病人,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是5年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对于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UTGC病人,肿瘤浸润深度和(或)淋巴结转移是5年OS、远处转移和肿瘤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
  • 吴建国, 罗建飞, 李士军, 彭志洋, 王旭锋, 肖喆
    腹部外科. 2019, 32(3): 203-205,2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3.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EMS1(mammary tumour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associated gene 1)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胰腺癌组织中EMS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在胰腺癌组织中EMS1蛋白的表达率(78.5%)明显高于其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率(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S1蛋白表达与胰腺癌的组织分化程度、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 EMS1蛋白在胰腺癌发展、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成为胰腺癌预测其转移趋势及预后的有价值指标。
  • 王文静, 朱晓峰, 胡安斌, 陈庆
    腹部外科. 2019, 32(3): 206-2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3.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初步探讨肝移植对无法切除的肝脏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疗效,并结合文献探讨其综合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例GIST术后肝转移病例行肝移植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63岁女性因十二指肠间质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另1例46岁女性因小肠间质瘤行小肠部分切除术,分别于13年和5年后出现了无法切除的多灶性肝转移。2例均给予序贯伊马替尼和苏尼替尼治疗,并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分别经过2年及1年8个月治疗,无缓解,接受了肝移植手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病理证实为转移性GIST,术后均接受免疫抑制剂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的治疗,分别随访31个月和24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肝移植可作为不可切除的肝转移性GIST病人治疗的一种选择,联合TKI靶向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延长生存期,改善预后。
  • 周建平, 贺小武, 王立, 谢鹏, 季世伟
    腹部外科. 2019, 32(3): 212-2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3.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低腹压与标准腹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老年病人应激反应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随机分为低腹压组(30例)和标准腹压组(32例)。比较两组病人气腹前后应激反应指标、肝功能变化。结果 术前两组病人一般情况、肝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腹压组的手术时间更长(P=0.035),两组间术前、术后6 h、术后1 d血糖、皮质醇、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人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值在术后第3天有明显差异(P=0.006,P=0.024),低腹压组低于标准腹压组;术后第5天前白蛋白低腹压组比标准腹压组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8),其余组间肝功能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前后各组内肝功能、应激指标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人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标准腹压对肝功能影响比低腹压大,降低腹压没有显著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
  • 刘霜, 屈兵, 姚磊, 谭伟
    腹部外科. 2019, 32(3): 216-2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3.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开放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老年腹股沟复发疝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收治的60岁以上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前列腺增生、习惯性便秘等一系列基础疾病的腹股沟复发疝病人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病人均采用开放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时间(32.5±5.5) min,术中出血量(5.7±1.8) 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2.8 d,术后第1天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为(1.2±0.8)分,其中有38例病人术后当天即下床活动,仅2例病人因行走不便而未下床,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约10%。结论 开放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复发疝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具有术后恢复快、舒适度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张杨, 杨琰, 张翌, 曹钧
    腹部外科. 2019, 32(3): 220-2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3.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ADAM12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探讨ADAM12调控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ADAM12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志物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分析对应原发性肝癌病人的预后情况。培养HepG2、MHCC97H肝癌细胞系,病毒转染,构建稳定的ADAM12沉默和过表达细胞。CCK8检测ADAM12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ADAM12对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肝癌细胞中ADAM12和EMT标志物的表达改变。结果 ADAM12表达水平越高,肝癌病人的预后可能越差,肿瘤≥ 3 cm可能性越大,分化程度越低,TNM分期越晚,肿瘤Ki67指数越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ADAM12的表达水平越高,肝癌增殖能力越大(P<0.05),抑制ADAM12的表达可降低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ADAM12的表达水平越高,肝癌侵袭潜能越大(P<0.05),抑制ADAM12的表达可抑制肝癌的侵袭(P<0.05),而过表达ADAM12可促进肝癌的侵袭(P<0.05)。ADAM12的表达水平与EMT标志物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有关(P<0.05)。结论 ADAM12通过调控肝癌EMT,增强HepG2、MHCC97H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通过抑制ADAM12,可抑制肝癌细胞EMT,降低HepG2、MHCC97H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
  • 综述
  • 向仁伸, 王春涛, 付涛
    腹部外科. 2019, 32(3): 225-2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3.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在全球癌症发病率排名中位列第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传统上腺瘤性息肉被认为是CRC的唯一前体病变,但在对CRC发生过程的研究中,人们探索到锯齿状腺瘤通路对CRC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约20%的散发性结直肠癌是通过这一途径发生的。锯齿状腺瘤作为CRC的重要癌变途径之一,其分子途径主要包括:MAPK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途径、CpG岛甲基化表型(CpG island methylated phenotype,CIMP)、Wnt信号通路改变、P53信号通路改变、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及微卫星稳定性(microsatellite stability,MSS)。该文综述了锯齿状腺瘤通路致CRC的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特征及临床病理表现,以更好地促进临床诊断和治疗。
  • 陈希铭, 孟宪志
    腹部外科. 2019, 32(3): 230-2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3.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胆石症是引起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原因,在我国占全部胰腺炎的50%。大约15%~20%的病人起病急且较重,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胆囊切除术是预防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复发的有效措施,已经成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常规治疗中的一部分,但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发作后行胆囊切除术的时机仍然存在争议。该文通过复习相关文献,从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人与中重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人的差异来讨论行胆囊切除术的最佳时机。
  • 短篇论著
  • 侯炳武, 张志伟, 朱鹏, 周江敏, 胡新昇
    腹部外科. 2019, 32(3): 234-2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3.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报道1例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的诊治过程,以提高对SANT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 对1例SANT的诊治过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SANT是一种近年来报道的罕见疾病,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容易引起误诊,确诊主要依赖其特征性的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论 SANT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病变,预后良好,行脾切除术可治愈。
  • 赵新胜, 阿扎提江·艾尼瓦尔, 克力木·阿不都热依木, 买买提·依斯热依力
    腹部外科. 2019, 32(3): 236-2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3.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及其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病人的临床治疗经过及疗效。结果 病人2次胆囊切除术加腹壁瘘道成形术后症状消失,恢复良好,没有明显不适,对治疗效果满意,目前处于出院随访阶段。结论 坏疽性胆囊炎胆囊穿孔并胆囊多发结石病人如条件允许宜采用胆囊切除术,术后常规使用标本袋可以预防结石残留。
  • 马凯, 王鸽, 孙建兵, 汪亚辉, 于建平, 李洪涛, 韩晓鹏, 刘宏斌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胃神经鞘瘤在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容易误诊,确诊依赖于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该文报道1例胃神经鞘瘤合并幽门梗阻的诊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对该病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