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第3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9-04-22
  

  • 全选
    |
    院士论坛
  • 陈孝平
    腹部外科. 2019, 32(2): 77-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唐勇, 李民, 曹国军, 胡青钢, 万赤丹
    腹部外科. 2019, 32(2): 80-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经胰尾后方建立隧道行脾蒂血流预阻断在困难腹腔镜脾切除术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于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完成的61例困难脾切除病例的临床资料,术中均建立胰尾后隧道行脾蒂动静脉血流预阻断,然后离断脾蒂。分析本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评价胰尾后隧道建立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无术中输血,手术时间为(81.8±14.5) min,术中出血量为(68.6±23.2) ml,术后住院时间为(7.1±2.0) d。结论 通过建立胰尾后隧道预阻断脾脏动静脉血流使腹腔镜困难脾切除能够安全、顺利完成,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手术方式。
  • 关蛟, 周尊强, 陈世赓, 孙建华, 张正筠, 周光文
    腹部外科. 2019, 32(2): 84-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困难性脾切除术的外科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269例困难性脾切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29例病人采用二级脾蒂离断术,40例病人采用非二级脾蒂离断术,术中出血量为(226±107) ml;切脾时间为(78±32) min。围手术期无病人死亡,无胰漏和胃结肠损伤。35例出现术后并发症:腹腔内出血13例;肺部并发症20例,其中14例左胸腔积液病人有3例合并左膈下脓肿。脾静脉栓塞性静脉炎18例;大量腹水24例。经再次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后痊愈。血吸虫肝硬化巨脾切除后脾静脉栓塞和门静脉主干栓塞形成(包括完全和不完全)高达32.5%(13/40),而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后脾切除后栓塞形成率为8.9%(14/16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P<0.05)。结论 认真仔细的术前评估、精细轻柔的手术操作、脾蒂的正确处理和创面的腹膜化,是减低困难性脾切除手术风险的关键环节。
  • 李永彬, 蔡云强, 孟令威, 徐均, 彭兵
    腹部外科. 2019, 32(2): 89-93,1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两种腹腔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1月60例门静脉高压合并脾功能亢进病人行腹腔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采用手辅助完成,35例全腹腔镜完成;对两组病人的围手术期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病人术前基线相似,手辅助组有1例中转开放,手辅助组手术时间短于全腹部腔镜组[(186.2±54.9) min比(238±66.7) min,P=0.04)];两组病人在术中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3.4±112.6) ml比(178.3±124.9) ml,P=0.0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比45%,P=0.89)及术后住院时间[(9.6±1.6) d比(10.3±2.1) d,P=0.8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安全可行,手辅助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更短。
  • 孙艺波, 阴继凯, 董瑞, 李智, 王栋, 黄博, 杨媛, 鲁建国
    腹部外科. 2019, 32(2): 94-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plus pericardial devascularization,LSD)对门静脉系统和肝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收治门静脉高压症病人270例,所有病人均接受了LSD治疗,观察和比较手术前后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和肝动脉在直径、血流速度、血流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①LSD手术后门静脉直径、门静脉血流速度、门静脉血流量均明显小于术前(P<0.001);②肠系膜上静脉直径明显小于术前(P<0.001),肠系膜上静脉血流速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5),肠系膜上静脉血流量小于术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③术后肝动脉直径明显大于术前(P=0.001),最大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大于术前(均P<0.01),肝动脉血流量也明显大于术前(P=0.02)。结论 从血流动力学变化来看,LSD能明显改善门静脉系统的高动力循环状态,而不会影响消化道的静脉回流,同时能够明显改善肝脏动脉灌注,对于门静脉高压症预后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 董宇奇, 周保国, 董雪松, 商春阳, 姜洪池, 乔海泉
    腹部外科. 2019, 32(2): 99-1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脾次全切除术治疗成人型戈谢病的可行性及适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间6例成人型戈谢病病人行脾次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手术均采用保留脾脏下极血管分支支配的同龄人正常容积的脾脏,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病人血细胞恢复情况,计算保留的脾脏容积及占原脾的容积比率,观察保留的脾脏血流状况,评价保留脾脏的网状内皮细胞功能。结果 6例行脾次全切除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被迫中转全脾切除病例,术后保留的脾脏无缺血坏死,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98 min (80~12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20 ml (200~50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3 d (12~15 d),术后无腹腔出血、胰漏、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或稍高于正常值,血小板计数迅速上升,超过正常值或翻倍,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值缓慢上升,逐渐接近正常值,彩超和增强CT显示保留的脾动脉分支血流通畅,脾脏血供分布均匀,无缺血及梗死,脾静脉主干虽然会有部分血栓形成,但血流顺畅,平均残脾容积为312 ml (265~360 ml),平均占总容积的6.3%(5%~10%),99mTc同位素显像显示保留的脾脏组织核素分布基本均匀,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良好。结论 脾次全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经济有效的治疗成人型戈谢病的备选方法。
  • 殷强, 晏华军, 王思远, 沈雄山
    腹部外科. 2019, 32(2): 103-1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腹腔镜二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术在肥胖病人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肝胆外科2015年4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37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应用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按照体质量指数(BMI)将病人分为两组:肥胖组(BMI ≥ 28 kg/m2)和非肥胖组(BMI<28 kg/m2)。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手术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肥胖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非肥胖组[分别为(176.3±28.7) min比(147.9±23.5) min、(213.2±23.4) ml比(192.6±19.7) ml,P<0.05],而两组中转开腹手术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6.7%比4.0%、(9.7±1.6) d比(9.1±1.9) d、33.3%比8.0%,均P>0.05]。结论 腹腔镜二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术在肥胖病人中应用是安全、可行的,但可能会增加手术风险,术中应谨慎操作。
  • 戴敏, 殷杰, 张德进, 陈晋, 蔡兵, 顾澄宇
    腹部外科. 2019, 32(2): 108-1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比较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与开腹脾切除(open splenectomy,OS)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Medalink、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lsevier、SpringerLink。检索时限从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查找所有相关文献,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最后挑选随机对照或高质量对照研究文献,使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8项随机对照试验或高质量对照研究文献、603例病人。结果 LS在以下几方面优于OS:降低术中出血[MD=-115.57,95%置信区间(CI):(-213.82,-17.33),P<0.05];减少术后排气时间[MD=-18.70,95%CI:(-19.84,-17.56),P<0.05];术后住院时间[MD=-4.53,95%CI:(-6.44,-2.62),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0.25,95%CI:(0.15,0.42),P<0.05]。而LS和OS在手术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MD=-3.85,95%CI:(-17.47,9.77),P>0.05]。结论 与OS相比,LS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早期排气、平均住院时间短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优点。LS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安全且有效,可在临床上推广。
  • 临床研究
  • 邓岩, 王帅, 喻晓, 霍成龙, 孙振纲
    腹部外科. 2019, 32(2): 112-1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术前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lbumin/globulin ratio,AGR)在肝癌射频消融病人预后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肝胆外科2011年12月至2018年9月间接受射频消融的原发性肝癌病人资料。根据受试者的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AGR最佳截点值,进而根据该值将所有病人分为高AGR组和低AGR组。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及亚组分析探讨AGR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AGR最佳截点值为1.27。AGR与病人年龄、癌栓、肝硬化和腹水密切相关。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病人总体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前腹水[风险比(HR):1.979,95%置信区间(CI):(1.035,3.786),P=0.039];肿瘤直径[HR:2.839,95%CI:(1.421,5.671),P=0.003];癌栓[HR:2.617,95%CI:(1.249,5.482),P=0.011];白蛋白[HR:0.521,95%CI:(0.305,0.890),P=0.017]及AGR[HR:0.333,95%CI:(0.187,0.593),P<0.001]。而影响术后病人无瘤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肝硬化[HR:2.297,95%CI:(1.261,4.184),P=0.007];乙型肝炎[HR:2.586,95%CI:(1.305,5.127),P=0.006];癌栓[HR:2.385,95%CI:(1.017,5.594),P=0.046]及AGR[HR:0.570,95%CI:(0.345,0.942),P=0.028]。亚组分析显示:AGR对大小肝癌病人术后总体生存时间均产生明显影响;而对无瘤生存时间而言,AGR主要影响非肝硬化病人。结论 AGR是影响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术后病人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AGR简单、客观、容易获得且非有创等特点,其可常规作为原发性肝癌病人术前评估的指标。
  • 徐国权, 冯林松, 郁林海, 顾春飞, 褚永悦, 朱海峰, 方胜利, 汪韬, 钟诚
    腹部外科. 2019, 32(2): 119-123,1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比分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伴胆囊颈管部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460例慢性胆囊炎伴胆囊颈管部结石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210例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A组),250例行"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B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A组手术时间显著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伴胆囊颈管部结石是安全可行的方法,术后康复快,美容效果好。
  • 苏昭然, 束宽山, 郑明, 王贵和
    腹部外科. 2019, 32(2): 124-1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初步研究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技术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中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铜陵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例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联合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病例资料,行相关临床观察并对病人进行长期随访。结果 6例病人均成功实施计划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无术中器官及组织副损伤情况。肿瘤距下切缘距离(4.5±1.3) cm,肿瘤距上切缘距离(7.9±1.6) cm,平均淋巴结清扫数量27.6枚。本组病人术后恢复顺利,均康复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6 d,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病人术后6个月时均行上消化道碘水造影检查,5例病人造影剂均在30 min中内完全排空,1例病人出现食管造影剂反流,无反酸及餐后反流症状。结论 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消化道重建方式,能够有效地避免胃排空障碍和胆汁反流的发生,特别适合于分期较晚或肿瘤较大的胃窦癌病人。
  • 杨仁保, 张军, 鲁俊, 李良
    腹部外科. 2019, 32(2): 128-1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与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50例腹股沟疝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对照组)200例,TAPP组150例。结果 两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TAPP组无中转开腹。对照组在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TA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住院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第1天疼痛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TAPP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8%和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切口感染、腹股沟区疼痛及神经感觉异常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阴囊血肿、血清肿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PP作为众多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另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手术方法。
  • 章由贤, 沈阳, 徐瀚斌
    腹部外科. 2019, 32(2): 132-1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成人腹股沟疝术后血清肿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腹股沟疝修补术的42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6例病人中术后发生血清肿病例共40例,发生率为9.4%,其中年龄≥ 60岁组与年龄<60岁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6,P=0.693);Ⅰ型、Ⅱ型疝组与Ⅲ型疝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08,P=0.000);择期手术组与急诊手术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98,P=0.001);开腹手术组与腹腔镜手术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5,P=0.784);有合并症病人组与无合并症组病人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95,P=0.000)。结论 成人腹股沟疝术后血清肿发生与疝类型、病人是否存在合并症以及是否急症手术相关,而与手术方式、病人年龄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术后血清肿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重点在于预防,围手术期应制定详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降低其发生率,减轻病人心理以及生理创伤。
  • 孙明泽, 舒振波, 李忠民
    腹部外科. 2019, 32(2): 136-1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胃切除术后腹内疝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诊断思路及治疗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2018年3月9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1例75岁的男性病人,以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曾于当地医院行保守治疗无明显好转,病人20年前因胃溃疡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Ⅱ式吻合,本次入院后行腹部CT检查,考虑腹内疝可能,同时继发胰腺炎。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诊断为彼得森疝,行疝复位、彼得森间隙关闭术。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术后7 d行消化道造影检查,见胃肠道蠕动良好,造影剂通过顺利,病人于术后10 d出院。结论 胃切除术后腹内疝的发病率较低,胃切除术后腹内疝继发胰腺炎的发病率更低。腹腔镜手术、体重减轻、Roux-en-Y重建、胆胰支过长及未关闭肠系膜间隙是腹内疝发生的危险因素。腹部CT是诊断腹内疝的重要手段,对于怀疑腹内疝的病人,应积极手术治疗。胃切除术后行结肠前消化道重建及关闭肠系膜间隙可以降低术后腹内疝的发生率。
  • 综述
  • 刘文怡, 王建红
    腹部外科. 2019, 32(2): 140-143,1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2.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超声弹性成像取得显著进展,其中肝脏超声弹性成像在临床应用广泛。脾脏位置表浅,超声弹性成像能获得较准确的脾脏弹性值,因此近年许多学者聚焦于脾脏超声弹性成像的应用研究。国外学者对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病人的脾脏硬度变化及正常脾脏硬度进行了研究。文章旨在阐述近年来脾脏超声弹性成像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 张博健, 乔海泉
    腹部外科. 2019, 32(2): 144-1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2.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戈谢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它由溶酶体酶——葡萄糖脑苷脂酶的缺乏引起,其底物葡萄糖脑苷脂在巨噬细胞中蓄积。戈谢细胞浸润骨髓、脾脏、肝脏,从而导致血细胞减少、脾大、肝脏肿大和骨髓病变。其临床表现多样,代谢过程复杂,与恶性肿瘤、骨质疏松和帕金森病关系密切。戈谢病特异性治疗包括酶替代疗法及底物减少疗法,在我国戈谢病治疗中,外科治疗占重要地位。文章针对戈谢病外科治疗近年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张文君, 陈晓鹏, 鲍胜华
    腹部外科. 2019, 32(2): 148-1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2.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切口感染是腹部开放性手术常见并发症,给病人带来了心理和经济上的巨大负担。影响其愈合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分为病人因素和外科因素2大类,笔者对以上相关因素进行了综述。
  • 短篇论著
  • 刘奎, 曹景玉, 谭斌, 王聪, 李坤, 吴力群
    腹部外科. 2019, 32(2): 151-1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5591.2019.02.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技术在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例脾脏良性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并查阅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指导下顺利完成了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术后病人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结论 通过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将脾脏肿瘤及血管三维立体成像,可充分了解脾门周围血管及肿瘤滋养血管,结合仔细的手术操作,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华, 庞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例严重外伤的十二指肠破裂病人诊治情况。结果 1例病人因漏诊未及时手术,出现腹膜后脓肿,经手术引流后出现十二指肠狭窄;1例及时诊断十二指肠漏,经治疗后痊愈。结论 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容易漏诊,特别是复合伤,病死率高,手术时间及方式比较关键,腹部X线片及CT检查比较重要,术中仔细探查十二指肠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