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成人型胆管扩张症临床分型对手术方式选择的意义,探讨影响胆管扩张症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7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并手术的110例成人型胆管扩张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评价董氏分型与Todani分型对术式选择的指导作用。比较腹腔镜、机器人与开腹手术对董氏C型(即TodaniⅠ型)胆管扩张症的手术疗效。通过门诊、电话等方式随访该110例病人的远期疗效,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7月。结果 110例病人按董氏分型,B型1例,行肝切除术;C型92例,均行胆管囊肿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D型17例(D1型10例,D2型7例),在10例D1型病人中行胆管囊肿切除术9例,行肝切除术1例,在7例D2型病人中行肝切除术5例,行肝移植术1例,另1例行胆管囊肿切除术。本组110例病人的实际手术方式与董氏分型推荐的手术方式基本一致。9例行胆管囊肿切除的董氏D1型病人中,3例病人术后肝内扩张病变胆管残留,1例病人术后继发胆管结石。本组的胆漏发生率为6.4%,其中董氏D型的胆漏发生率为23.5%,明显高于C型的3.3%(P<0.05);胰漏发生率为16.4%,其中董氏C2型的胰漏发生率为54.2%,明显高于C1型的4.4%(P<0.01);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为10.9%,所有胃排空障碍事件均出现于术后有胆漏或胰漏的病人中,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r=0.681,P<0.01)。机器人手术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P<0.05),机器人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放手术(P<0.05),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开放手术(P<0.05),三组的术后恢复进食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董氏D型病人术后易发生胆漏,董氏C2型病人术后易发生胰漏,胰漏、胆漏是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②董氏分型对于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和并发症的预判作用优于Todani分型;③对于董氏D1型病人,应用围肝门技术能彻底切除肝内病变胆管,可降低远期病变胆管癌变与成石的风险;④对于董氏C型胆管扩张症病人,尤其是董氏C1型病人,微创治疗是安全、可行的,能减轻病人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
目的 分析营养风险指数(nutritional risk index,NRI)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关系,以探讨NRI在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SSI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胰腺外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08例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SSI分为SSI(-)组和SSI(+)组,通过单因素分析评价SSI风险因素,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价NRI在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SSI中的价值。结果 本组36例病人出现SSI(33.3%),其中切口感染16例,腹腔感染28例,24例胰瘘(B或C级)。单因素分析显示:胰瘘、NRI、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SSI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胰瘘(P<0.001)、NRI(P=0.018)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SSI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胆道引流、NRI、NRS-2002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非胰瘘病人SSI相关,NRI也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非胰瘘病人S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3)。结论 NRI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SSI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预测SSI中有重要作用。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就诊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因肝胆管结石病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78例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ERAS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ERAS组按照加速康复理念进行围术期管理,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管理,对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手术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及恢复情况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ERAS组病人术后1、2、3 d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术后炎性程度较对照组轻,术后营养状态也较对照组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人在术后恶心呕吐、胸腔积液、胆漏、切口感染、腹腔感染、腹腔出血及出院后再入院发生情况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RAS组病人术后肛门通气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ERAS理念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围术期应用是安全可行的,ERAS理念指导下的围术期处理能降低病人术后应激反应,加速病人康复。
目的 探讨免疫增强剂胸腺五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感染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连续收治的97例SAP病人在感染期行常规治疗(对照组,49例)和常规治疗+胸腺五肽(胸腺五肽组,48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胸腺五肽组改良的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下降、C反应蛋白下调,白细胞介素6升高,包裹性坏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肠漏、腹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所下降(P<0.05),而两组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增强剂胸腺五肽在SAP感染期可促进病人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安全。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应激反应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武进中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66例接受胃癌腹腔镜手术病人。按入院顺序抽签分为对照组(腹腔镜+传统方法),ERAS组(腹腔镜+ERAS),每组各33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的差异。通过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计数评估术后应激反应。通过检测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评估营养状态。结果 两组病人基线特征和手术结果相似。与对照组相比,ERAS组病人术后首次肠排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短、住院花费少(P<0.05)。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TNF-α外,CRP、IL-6、白细胞计数均先应激上升后逐渐恢复,与对照组相比,ERAS组术后3 d CRP、IL-6上升幅度较低(P<0.05),白细胞计数上升幅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ERAS组术后3 d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幅度较低(P<0.05),并在术后7 d恢复接近术前水平。结论 ERAS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有利于病人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术后应激反应更轻,营养状态更稳定,从而促进术后康复。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小儿十二指肠重复畸形诊治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2016年8月腹腔镜诊治十二指肠重复畸形患儿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于完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术后恢复顺利,无胆漏、胰漏、肠漏等并发症,术后随访至今,恢复良好。结论 腹腔镜的应用为儿童十二指肠重复畸形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腹腔镜下治疗十二指肠重复畸形具有可行性,避免开腹探查的大创伤,术后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
目的 对大网膜扭转梗死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了1例嵌顿疝合并大网膜梗死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病人积极保守治疗无效,再次行腹部CT检查后,急诊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行嵌顿疝松解、大网膜切除,术后恢复良好。术后3个月再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结论 腹股沟疝合并大网膜扭转是普外科罕见的急腹症,B超和CT检查提高了诊断率,腹腔镜手术不仅在诊断上具有极大的优势,同时可开展有效治疗。但是否行Ⅰ期疝修补术,仍应视具体情况而定。